新闻媒体


全球农产品需求旺盛,数字农业大有可为

发布时间:

2021-11-12


  对于世界上任何国家,地球上人类个体,“民以食为天”乃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饮食男女”、“吃饱喝足”是人的最基本欲求,可谓“悠悠万事,唯此为大”。

  新冠肺炎疫情更加凸显出人的基本需求,其中潜藏着巨大而旺盛的市场。在全球疫情重灾的城市甚至国家,不少生产企业停工停产,甚至一些休闲娱乐活动也被叫停,但维系生命基本需求的饮食却不能停歇。

  中国是世界农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农业农村部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总额1465亿美元,同比增长26.4%;其中进口额1081亿美元,同比增长33.9%,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农产品进口国、第五大出口国。在农产品贸易中,大豆是中国对外进口数额占比突出的农产品之一。

 

1

 

  11月6日,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中储粮集团公司举行进口大豆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与ADM、邦吉、嘉吉、路易达孚集团、ECTP公司、先正达植保(瑞士)等供应商签约,采购来自巴西、阿根廷、乌拉圭等地的进口大豆共计840万吨,采购总金额比去年增长20%左右。

  去年以来,全球大宗农产品国际市场价格随之大幅上涨,大豆、小麦、棉花涨幅超过50%,玉米、棕榈油涨幅超过100%。今年9月份,FAO食品价格指数涨至130点,为近10年来最高水平。已有35个国家和地区出台近60项贸易限制措施,涉及谷物、大豆、食糖等产品,其目的主要是向本国农产品贸易企业戴上“紧箍咒”,以确保本国食品安全。在农业领域深耕不已、颇有建树的跨国企业价值凸显,也斩获了丰厚的回报。

  在第一、二、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嘉吉共计签署超过8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涉及粮食、农产品、牛肉、饲料原料、棉花等商品。在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除传统粮油产品之外,嘉吉还有新型的植物蛋白、功能零食、宠物食品、代糖产品等诸多新产品是首发。

  全球农产品呈现刚性需求,展示出农业开发无限前景,数字农业大有可为。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既是全球各国新产品的交易平台,又是新信息、新技术的发布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农业生产新技术、新装备也闪亮登场,提供了现代农业的解决方案。如爱普生展位推出“一站式农业自动化解决方案”,现场演示了六轴机器人搭载视觉系统,可实现对植物幼苗种植的全流程管理,助力农业数字化和现代化。

 

1

 

  富邦股份:

  互联网平台+智能设备

  富邦股份智能配肥机

  富邦股份的数字农业技术和增值肥料等独特产品已经广泛运用于祖国大江南北,天山脚下,东北沃土,海南果园,无不显露着富邦股份黑科技的靓丽身影。例如,富邦股份引进国际顶级的测土装备打造国内领先的土壤数据库,自主研发智能终端配肥机,可利用互联网平台+智能制造设备,打通“线上下单、云端配肥、线下生产、全程服务”的新模式,实现测土配方施肥流程的透明化、标准化、智能化、数据化,可为农民定制适合作物生长规律的配方肥料,最大限度提高肥料的针对性和利用率。

  伴随中国城镇化速度加快,大批农民进城,农村土地闲置严重,而粮食刚性需求不减,农业种植业势必要走养殖业已经走出的集团化、规模化道路,其间也孕育着极大商机,潜藏着巨大的金矿。正是看到这座金矿,“双减”之后的新东方宣布,要由昔日的教育平台转型为农业平台。

  几年前,富邦股份在化肥减量化的大趋势下,开始谋求向数字农业转型,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在解决全球温饱问题,确保食品安全无忧,在中国农业种植业向规模化、集团化转型的过程中,富邦股份数字农业技术将大有可为,也应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