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媒体


数字经济为粮食安全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

2021-10-15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解决好中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一个重大问题,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基本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和2018年两次调研考察黑龙江,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多次强调“中国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

  随着人类历史上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中国“三农”工作的重心也实现历史性转移,从原来的脱贫攻坚转移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上来。站在新起点上,中国将如何绘制乡村振兴的新画卷?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

  2021年,必将在中华民族历史纪元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第四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恰逢党的百年华诞,正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交汇、新征程开启。绝对贫困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亿万农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步伐更加稳健有力。

  2021年,是实行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第一年。治理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复垦撂荒地,种粮面积稳中有增,夏粮、早稻喜获丰收,秋粮也已丰收在望。全国各地五谷丰登、瓜果飘香,稳产保供不断档、显担当,对开新局、应变局、稳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这是一个令人欣喜的预示,它意味着“十四五”开局之年,我国夏粮喜获“十八连丰”;它预示我国夺取全年粮食丰收基础更牢、丰收在望,也证明我国粮食安全堤坝更加坚固,为国家安全加道粮食保险锁,打消了人们心中关于疫情下粮食安全的担忧,毋需纠结而更为安心,为确保社会和谐稳定夯实了基础。

  数字农业支撑“两藏”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命脉在水利,出路在科技。耕地有限,科技进步无限,科技进步是粮食生产的根本出路。

  农村农业部部长唐仁健指出,保障粮食安全,重点是做好“两藏”,就是“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这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物质基础。一方面,要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和防止耕地“非粮化”,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同时还要确保15.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主要种植粮食及瓜菜等一年生的作物,确保规划要建成的高标准农田。另一方面,增加粮食产量要向科技要单产、要效益,坚持农业科技要自立自强,下决心打好种业翻身仗,用现代的农业科技和物质装备来强化粮食安全的支撑。

  怎么才能“藏粮于地”?就是提高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生产力,让产量提高。“藏粮于技”的核心点就是:一方面通过数字科技能力,将管理水平精准化,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另一方面通过生物科技手段,提升农作物产量。

  而实现这样的目标,数字农业无疑是最佳选择。

  专家指出,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就是要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把现代科技和先进的管理方法、技术手段应用到育种、耕作、收割、加工和流转等各个环节。提高农业生产力、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还要注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即以更少的资源和要素投入获取更多的产出,同时使农产品更加健康,更加环保。因此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

  利用传感实时在线数据和历史记录数据构建动植物生长模型,实行精准化种养,可最大限度挖掘动植物生长潜力,减少投入,降低成本,实现农业生产优质、高产、高效;利用区块链、大数据、云平台等提供精准生产、加工、流通各环节的数据信息,可实现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有效监管和可追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可提高产需双方信息获取效率和处理效率,减少信息不透明、不对称等影响,降低交易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实现更为精准的产需对接。同时农业数字化转型是解决“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必然选择,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将经验、知识和技术数据化,可实现智能化、产业化、高效化生产,降低农业从业门槛,有效解决劳动力缺乏、行业风险高、生产效益低等问题。

  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

  从2012年到现在2020年,几乎每一年在一号文件中,关于农业板块都反复提到数字农业相关的概念。

  当下,我们的生活已进入大数据时代,让农业在网络化、大数据的推动下向现代化模式发展,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先进的农业技术及管理理念、精准农业的践行无疑是解决中国农业痛点的最关键法宝。

  越来越多的农资企业在保持自身行业优势的前提下,加速数字化转型,通过“自身研发+协同研发+收购并购”等方式集聚全球数字“黑科技”,打造数字农业服务产业链。

  用数字技术赋能传统农业、服务于广袤土地。富邦股份先后推出云数据平台、卫星遥感系统、无人机遥感等技术,通过数字化设备,如田间摄像头、温度湿度监控、土壤监控、无人机航拍等能够实时收集农业“数据”,进而帮助农业的生产决策和精准实施。与此同时,智能农机、灌溉系统、手机种植管理APP的数字化应用,也带来了智能化、自动化、精细化的田间管理方案。

  俗话说“无农不稳,无工不富”,乡村振兴的实现需要与工业化相结合的现代化农业来支撑。而从乡村的变化可以看出,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下沉。

  “当前,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空前活跃,不断带动新产品、新模式、新业态持续深入发展,以‘数字经济+农业农村发展’为核心内容的‘数字乡村’让乡村振兴有‘智’更有‘质’。”

  从春耕、春播到秋收、秋种,从播种、田管,到收获、销售,如今田间农民少了,“黑科技”越来越多:遥感卫星监测、无人机植保、多光谱照相机、在线农技指导……信息技术的不断加持,农民从会种地转向“慧”种地。

  人们看到,一幅幅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图景,折射出农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新气象,也让粮食安全根基越筑越牢。

  让传统农业插上字翅膀,腾飞进下一个十年!